越大的企业越是专注,不断在做减法
发布时间:2023-02-15 9:30:50 浏览:265次
我发现很多创业公司在刚开始阶段特别容易陷入一个误区:总觉得哪都缺。产品也缺,用户也缺,运营也缺,总觉得每个环节都缺,于是不断考虑各种资源合作以及找各种人。
有可能今天跟这人谈合作,明天跟那人合作,不间歇地,误区就是觉得掌握的资源越多业务越多,就会离成功就更近一步,尤其是刚创业的公司,总急于找各种资源。
俗话说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,你刚开始创业的能量是有限的,应该做单一业务,从简单的小业务开始,不可能说刚开始没业务就想各种招数,比如今天搞搞社群,明天做做抖音,后天写写公号,发现没啥效果又接着替换业务。
这样其实是不对的,那些所谓的大公司都是从一件小事、小业务开始做起的,你看QQ原来只是非常简单的线上聊天软件而已,它如果像新浪一样做咨询,又像网易一样做邮箱,那就惨了。
大家都说刚开始创业需要推广,错,万科只造房子不卖房子,他的业务、甚至销售都是外包的,现在这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,好多牛逼的公司业务都是由别人来做。
比如我项目一个搭档,他跟我聊他要搞社群,要搞抖音,要搞小红书,搞各种网络平台推广,我说:“兄弟,咱就是卖包子的,为什么这些事情需要自己做呢?给别人钱别人也能做,咱们的精力是怎么把包子做得更好吃更便宜更方便,这才是核心壁垒。”
只要产品好,在小红书、在抖音上面自然也会有人发的,不能把一家包子公司变成了一家设计公司、推广公司、甚至是网红公司,这样性质明显就不一样了,没什么用,我们又不是做包子西施、包子大叔。
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,当十几个的小团队只做一件小事的时候,才有可能把这件小事做到极致,而不是这人负责什么内容,那人负责什么内容。
刚创业的小公司要记住这样一句话:“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”,很多小公司创业失败的原因就是业务太多了,总以为这些环节缺一不可,错了,只需要做一个业务,其它业务会跟着跑过来。
就比如一元袜子,我只做供应链,也没做零售,但是那些做零售的就会过来找我,那天美团骑手内部的团购网站还来采购袜子,我们专注于如何防臭、透气、不起球,再把价格打下来就够了。
很多懂运营、懂直播、做微商、包括直播网红还会主动联系我,因为她们需要袜子作为引流的工具,我不需要去建立什么设计平台、微商平台,比如想给别人订袜子,我难道需要开发一个软件让别人定袜子吗?不用的,已经有群接龙的软件,而且已经成熟化了。
发现一个现象,当你项目越弱小的时候,你总觉得你缺得越多、资源越不够,元气森林老板说了一句话:资源越少越容易成功,资源越多很容易形成依赖,反而不容易成功。
很多创业公司都是因为没有资源才做起来的,没有用户、没有钱、没有资源,就是倒逼你把产品做好。反向举个例子,现在话题很热的社群,但你能说谁的社群做得最好吗?区分不开的,有些人做社群多数都是骗人的、割韭菜的,真正牛逼的公司是不会做社群的。
你看宝马、奔驰有提供社群吗?没有的,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不能提供什么价值,顶多给你修个车、洗下车,难道还能在里面提供社交不成?你看美团、阿里、拼多多有社群吗?没有,社群就是个概念,真正的好公司都是把产品打磨好。
马云、张小龙、王兴这些都没有做社群,社群其实就是割韭菜,包括我现在听到创业者口中的新概念新名词越多,我越是不投,说明被那些培训大师洗脑了,你看那些培训大师有几个真正赚过几个亿的?他们都是吹牛逼而已,但这不是今天的重点,不diss这些了,还是讲创业公司吧.
我跟我投资的一家公司创业者聊,我说:“你现在只有3000万用户而已,早晚被干掉,你的核心竞争力不明显,没有供应链优势,你卖的那些品牌别的平台同样能找到,价格不明显,卖货效率自然就不高了,未来成长性有限。”
虽然现在有腾讯投资了,但我还是觉得一般,因为他的业务太多了,想要搞的内容太多,比如又要搞消费、搞金融、搞电商、做女性消费,你看这得横跨多少个行业,这太难了。
我告诉这个创业者,我说,你缺少了竞争意识、缺乏竞争维度,每个领域每个环节都会有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,你的竞争对手太多了,你的客户并不代表是忠实顾客,你的用户只是单纯觉得在你这能买包包,也能分期付款,谁会对你有信任度呢?谁会对你产生依赖呢?你的供应链人家又是单纯觉得你好就跟你一起,不好就随时可以拜拜,银行的话也只是看你的影响力,到最后你会什么都没有。
这样根本没有壁垒,我虽然投了已经5年了,但是我还是建议他把这项目放下,每月赚十几万也好,算了吧,放在那里,赶紧再重新创立其它项目吧,总之我的建议就是不要贸然进入别人的领域,要有领域的敬畏精神。
一个企业一定要懂得做减法,懂得做自己,要做不可替代的事。比如你擅长做软件,不是去做平台,那你可以做社群工具给那些小店使用,为那些需要的人做服务,这就是降维打法。
为什么会犯这些上面所讲的错误?其实是人性,我们把精力放错了地方,要学会把精力放在擅长的地方,做的环节太多了,要把环节做少,每个环节都会有漏洞,长久下去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。
举个例子,上次和太古可口可乐的老总聊,他们只做品牌,工厂生产就合资生产,销售营销外包、供应链也外包,他们只专注只做品牌,其他都授权外包,当我听到这些我也很惊讶,越大的企业越专注,总是在做减法,我也是做自己最擅长的,总之:
有可能今天跟这人谈合作,明天跟那人合作,不间歇地,误区就是觉得掌握的资源越多业务越多,就会离成功就更近一步,尤其是刚创业的公司,总急于找各种资源。
俗话说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,你刚开始创业的能量是有限的,应该做单一业务,从简单的小业务开始,不可能说刚开始没业务就想各种招数,比如今天搞搞社群,明天做做抖音,后天写写公号,发现没啥效果又接着替换业务。
这样其实是不对的,那些所谓的大公司都是从一件小事、小业务开始做起的,你看QQ原来只是非常简单的线上聊天软件而已,它如果像新浪一样做咨询,又像网易一样做邮箱,那就惨了。
大家都说刚开始创业需要推广,错,万科只造房子不卖房子,他的业务、甚至销售都是外包的,现在这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,好多牛逼的公司业务都是由别人来做。
比如我项目一个搭档,他跟我聊他要搞社群,要搞抖音,要搞小红书,搞各种网络平台推广,我说:“兄弟,咱就是卖包子的,为什么这些事情需要自己做呢?给别人钱别人也能做,咱们的精力是怎么把包子做得更好吃更便宜更方便,这才是核心壁垒。”
只要产品好,在小红书、在抖音上面自然也会有人发的,不能把一家包子公司变成了一家设计公司、推广公司、甚至是网红公司,这样性质明显就不一样了,没什么用,我们又不是做包子西施、包子大叔。
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,当十几个的小团队只做一件小事的时候,才有可能把这件小事做到极致,而不是这人负责什么内容,那人负责什么内容。
刚创业的小公司要记住这样一句话:“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”,很多小公司创业失败的原因就是业务太多了,总以为这些环节缺一不可,错了,只需要做一个业务,其它业务会跟着跑过来。
就比如一元袜子,我只做供应链,也没做零售,但是那些做零售的就会过来找我,那天美团骑手内部的团购网站还来采购袜子,我们专注于如何防臭、透气、不起球,再把价格打下来就够了。
很多懂运营、懂直播、做微商、包括直播网红还会主动联系我,因为她们需要袜子作为引流的工具,我不需要去建立什么设计平台、微商平台,比如想给别人订袜子,我难道需要开发一个软件让别人定袜子吗?不用的,已经有群接龙的软件,而且已经成熟化了。
发现一个现象,当你项目越弱小的时候,你总觉得你缺得越多、资源越不够,元气森林老板说了一句话:资源越少越容易成功,资源越多很容易形成依赖,反而不容易成功。
很多创业公司都是因为没有资源才做起来的,没有用户、没有钱、没有资源,就是倒逼你把产品做好。反向举个例子,现在话题很热的社群,但你能说谁的社群做得最好吗?区分不开的,有些人做社群多数都是骗人的、割韭菜的,真正牛逼的公司是不会做社群的。
你看宝马、奔驰有提供社群吗?没有的,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不能提供什么价值,顶多给你修个车、洗下车,难道还能在里面提供社交不成?你看美团、阿里、拼多多有社群吗?没有,社群就是个概念,真正的好公司都是把产品打磨好。
马云、张小龙、王兴这些都没有做社群,社群其实就是割韭菜,包括我现在听到创业者口中的新概念新名词越多,我越是不投,说明被那些培训大师洗脑了,你看那些培训大师有几个真正赚过几个亿的?他们都是吹牛逼而已,但这不是今天的重点,不diss这些了,还是讲创业公司吧.
我跟我投资的一家公司创业者聊,我说:“你现在只有3000万用户而已,早晚被干掉,你的核心竞争力不明显,没有供应链优势,你卖的那些品牌别的平台同样能找到,价格不明显,卖货效率自然就不高了,未来成长性有限。”
虽然现在有腾讯投资了,但我还是觉得一般,因为他的业务太多了,想要搞的内容太多,比如又要搞消费、搞金融、搞电商、做女性消费,你看这得横跨多少个行业,这太难了。
我告诉这个创业者,我说,你缺少了竞争意识、缺乏竞争维度,每个领域每个环节都会有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,你的竞争对手太多了,你的客户并不代表是忠实顾客,你的用户只是单纯觉得在你这能买包包,也能分期付款,谁会对你有信任度呢?谁会对你产生依赖呢?你的供应链人家又是单纯觉得你好就跟你一起,不好就随时可以拜拜,银行的话也只是看你的影响力,到最后你会什么都没有。
这样根本没有壁垒,我虽然投了已经5年了,但是我还是建议他把这项目放下,每月赚十几万也好,算了吧,放在那里,赶紧再重新创立其它项目吧,总之我的建议就是不要贸然进入别人的领域,要有领域的敬畏精神。
一个企业一定要懂得做减法,懂得做自己,要做不可替代的事。比如你擅长做软件,不是去做平台,那你可以做社群工具给那些小店使用,为那些需要的人做服务,这就是降维打法。
为什么会犯这些上面所讲的错误?其实是人性,我们把精力放错了地方,要学会把精力放在擅长的地方,做的环节太多了,要把环节做少,每个环节都会有漏洞,长久下去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。
举个例子,上次和太古可口可乐的老总聊,他们只做品牌,工厂生产就合资生产,销售营销外包、供应链也外包,他们只专注只做品牌,其他都授权外包,当我听到这些我也很惊讶,越大的企业越专注,总是在做减法,我也是做自己最擅长的,总之: